Ⅱ-0944見聞集 般舟讚文 (何)期今日至寶國實是娑婆本(師力) (若)非本師知識勸彌陀淨土云何(入) (得)免娑婆長劫難特蒙知識釋(迦恩) (種)種思量巧方便巽得彌陀弘(誓門) Ⅱ-0945淨土五會念佛略法事儀讚 [五會念佛梁溪沙門法照大曆元年夏四月中起自南岳彌陀臺般舟] 『淨土五會念佛略法事儀讚』一卷云 南岳沙門法照於上都章敬寺淨土院述 夫如來設敎廣略隨根、終歸乎實相。得眞无生者、熟能與於此哉。然念佛三昧、是眞无上深妙禪門矣。以彌陀法王四十八願名號、爲佛事願力度衆生。所以五會聲流於常宮、淨敎普霑於妙界。故『華嚴經』云、「三賢乃至一切諸佛无上菩提、皆不離念佛・念法・念僧而生。」故『法華』・『維摩』等經、有以音聲語言而作佛事。又聲名句文爲諸敎體、豈同今之學者、紫金之容都撥爲有相、髻珠之敎懸指爲文字。語无色則捨於眞色、論无聲乃厭於梵聲、生號无爲Ⅱ-0946行稱失道、卽顚墮邪山、良可悲矣。今則不然、且『金剛般若』云、「六度萬行一切善法、无非佛因、此是釋迦三世諸佛誠諦眞言、是以爲信敬可依行。」今依『大无量壽經』五會念佛。W乃至R 問曰、五會念佛出在何文。答曰、『大无量壽經』(卷上意)云、W乃至R「淸風時發出五會音聲、微妙宮・商自然相和、皆悉念佛・念法・念僧。其聞音者得深法忍、住不退轉至成佛道。」又釋五會念佛、五者是會數、會者集會、彼五種音聲、從緩至急、唯念佛法僧、更无雜念。念則无念佛不二門也、聲則无常第一義也。故終日念佛恆順於眞性、終日願生常使於妙理發心。有如此者必當降天魔、撃法鼓、六種震動、四華繁雨、金剛寶座正覺可期也。故『觀經』(意)曰、「若念佛者、當知、此人中芬陀利華、名爲希有。觀世音・大勢至爲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是以如來常於三昧海中擧細綿手謂、父王曰、王今坐禪但當念佛、豈同離念求乎无念、離生求於无生乎。離相好求乎法身、離文字求乎解脫。夫如是者則住於斷滅見思謗佛毀經、成櫃法業Ⅱ-0947墜无間矣。凡在修道可不愼毀、可不敬歟、又觀佛三昧、是破戒者護、失道者依、煩惱賊中大勇猛將、首楞嚴王百千三昧所出生處、亦名諸三昧母、亦名諸三昧王、亦名諸佛共所印可定、亦名如來禪、非二乘外道等禪、信可知矣。[乃至] 第一會平聲緩念   南无阿彌陀佛 第二會平上聲緩念  南无阿彌陀佛 第三會非緩非急念  南无阿彌陀佛 第四會漸急念    南无阿彌陀佛 第五會四字轉急念    阿彌陀佛 寶鳥贊 依『阿彌陀經』 或說散善波羅蜜[彌陀佛]  或說定慧入深禪[彌陀佛] 或說長時修苦行[彌陀佛]  或說无上菩提因[彌陀佛] [略出之] 維摩贊 依『維摩經』 Ⅱ-0948佛國淸淨從心現W難思議維摩詰R  種種莊嚴心裏生W難思議維摩詰R 足指按地三千界W難思議維摩詰R  虛空性海坐華臺W難思議維摩詰R 毗耶離城方丈室W難思議維摩詰R  有一居士號維摩[難思議] 託病現身而有疾W已後依前如R  國主王子悉來遇 五會贊 依『无量壽經』 釋法照 第一會時平聲入[彌陀佛]  第二極妙演淸音[彌陀佛] 第三盤旋如奏樂[彌陀佛]  第四要期用力吟[彌陀佛] 第五高聲唯速念[彌陀佛]  聞此五會悟无生[彌陀佛] [略抄之] 淨土樂贊 依『稱贊淨土經』 釋法照 如來尊號甚分明[淨土樂]  十方世界普流行[淨土樂] 但有稱名皆得往[淨土樂]  觀音・勢至自來迎[淨土樂] 彌陀本願特起殊  慈悲方便引凡夫 一切衆生皆度脫  稱名卽得罪消除 Ⅱ-0949凡夫若得到西方  曠劫塵沙罪滅亡 具六神通得自在  永除老病離无常 [略抄之] 雜六根贊 依『大般若經』 釋法照 我淨樂我淨樂   瞻見心空了世間[我淨樂] 觀見眼根常淸淨[我淨樂]  色界无來本是空[我淨樂] 色性本來无障㝵[我淨樂]  无來无去是眞空 觀見耳根常淸淨[我淨樂]  聲界无來本是空 聲性本來无障㝵[我淨樂]  无來无去是眞空[我淨樂] 觀見鼻根常淸淨[我淨樂]  香界无來本是空[我淨樂] 香性本來无障㝵[我淨樂]  无來无去是眞空[我淨樂] 觀見舌根常淸淨[我淨樂]  味界无來本是空 味性本來无障㝵[我淨樂]  无來无去是眞空[我淨樂] 觀見身根常淸淨[我淨樂]  觸香无來本是空[我淨樂] Ⅱ-0950觸性本來无障㝵[我淨樂]  无來无去是眞空[我淨樂] 觀見意根常淸淨[我淨樂]  法界无來本是空[我淨樂] 法性本來无障㝵[我淨樂]  无來无去是眞空[我淨樂] 妄想眼根縁色轉[努力]  妄聽耳界被聲牽[努力] 妄嗅鼻香舌染味[努力]  妄識身觸意塵遷[努力] 妄想騰波常沒溺[努力]  煩惱猛焰鎭燒燃[難識] 爲此輪還三界獄[努力]  生老病死苦常煎[難識] [略抄之] 正法樂贊 依『佛本行經』 依淨土樂知 正法樂正法樂     正法不思議正法樂 釋迦如來因地時[正法樂]  歷劫苦行不思議[正法樂] 頓捨身財求妙法[正法樂]  唯佛與佛乃能知[正法樂] 正法樂正法樂   正法能超出世間[正法樂] 成佛四十餘九年[正法樂]  彼國經行遊五天[正法樂] Ⅱ-0951普勸衆生懃念佛[正法樂]  示敎持戒及修禪[正法樂] 正法樂正法樂   正法能超出世間[正法樂] 涅槃已後一千年  法敎流轉到此間 衆生轉讀依行學  示成道果示生天 正法能超出世間[正法樂] 衆生隨佛到西方  微塵故業自消亡 如來願力親加被  聞法悟道證眞常 何者名之爲正法  若箇道理是眞宗 好惡今時須決擇  一々子細莫朦朧 正法能超出世間 持戒坐禪名正法  念佛成佛是眞宗 不取佛言名外道  撥无因果見爲空 正法能超出世間 禪律如何是正法  念佛三昧是眞宗 Ⅱ-0952見性了心便是佛  如何道理不相應 正法能超出世間 念佛聲聲下佛種  坐禪持戒用眞功 汝若不修便作佛  喩若飢人空掩風 [略抄] 西方樂贊 依『阿彌陀經』 西方進道勝娑婆[西方樂]  縁无五欲及邪魔 成佛不勞諸善業[諸佛子]  華臺端坐念彌陀 西方樂西方樂   西方淨土不思議[莫著人間樂] 五濁修行多退轉[西方樂]  不如念佛往西方[西方樂] 到彼自然成正覺[諸佛子]  還來苦界作津梁[莫著人間樂] 萬行之中爲急要[西方樂]  迅速无過淨土門 不但本師金口說[諸佛子]  十方諸佛共傳證[莫著人間樂] 此界一人念佛名[西方樂]  西方便有一蓮生[西方樂] Ⅱ-0953但使一生常不退[西方樂]  一華還到此間迎[莫著人間樂] [已上略抄之] 般舟三昧樂 依『般舟三昧經』 慈愍和尙 今日道場諸衆等  恆沙曠劫總經來 度此人身難値遇  喩若優曇華始開 正値希聞淨土敎  正値念佛法門開 正値彌陀弘誓喚  正値大衆信心廻 正値今日依經贊  正値結契上華臺 正値道場无魔事  正値无病總能來 正値七日功成就  四十八願要相携 普勸道場同行者  努力回心歸去來 借問家郷何處在  極樂池中七寶臺 彼佛因中立弘誓  聞名念我總迎來 不簡貧窮將富貴  不簡下智與高才 Ⅱ-0954不簡多聞持淨戒  不簡破戒罪根深 但使回心多念佛  能令瓦礫變成金 寄語現前諸大衆  同縁去者早相尋 借問相尋何處去  報噵彌陀淨土中 借問何縁得生彼  報噵念佛自成功 借問今生多罪障  如何淨土肯相容 報噵稱名罪消滅  喩若明燈入闇中 借問凡夫得生否  如何一念闇中明 報噵除疑多念佛  彌陀決定自親迎 [已上略抄] 新无量壽觀經贊 法照述 十惡五逆至愚人  永劫沈淪在久塵 一念稱得彌陀號  至彼還同法性身 [略抄] Ⅱ-0955涅槃經 『涅槃經』十二卷(南本卷一*二聖行品)言、「善男子、愛有二種。一者善愛、二者不善愛。不善愛者凡愚之求善。法愛者諸菩薩求善。法愛者復有二種、不善與善。求二乘者名爲不善。求大乘者是名爲善。」[文] 又(南本卷一*二聖行品)云、「實諦者一道淸淨、無有二也。」[文] 又(南本卷一*二聖行品)云、「言眞實者卽是如來、如來者卽是眞實、眞實者卽是虛空、虛空者卽是眞實、眞實者卽是佛性、佛性者卽是眞實。」[文] 第十三卷(南本卷一*三聖行品)言、「善男子、常者卽是如來、如來卽是僧、僧卽是常。以是義故、從因生法不名爲常、是諸外道。無有一法不從因生。善男子、是諸外道不見佛性・如來及法、是故外所耳。言說悉是妄語。無有眞諦諸凡夫人。W乃至R當知、其實非是常也。善男子、一切有爲皆是无常。虛空无爲、是故爲常。佛性无爲、是故爲常。虛空者卽是Ⅱ-0956佛性、佛性者卽是如來、如來者卽是无爲、无爲者卽是常、常者卽是法、法者卽是僧、僧卽无爲、无爲者卽是常。W乃至R善男子、惡有二種。一者阿羅漢、二者人中。人中有三種惡。一者一闡提、二者誹謗方等經典、三者犯四禁。W乃至R住无畏地、得二十五三昧。W乃至R善男子、譬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蘇、從生蘇出熟蘇、從熟蘇出醍醐、醍醐最上、若有服者、衆病皆除、所有諸藥悉入其中。善男子、佛亦如是。從佛出十二部經、從十二部經出修多羅、從修多羅出方等經、從方等經出般若波羅蜜、從般若波羅蜜出大涅槃、猶如醍醐。言醍醐者喩於佛性、佛性者卽是如來。善男子、如是義故、說言如來所有功德无量无邊不可稱計。」[文] 第十四卷(南本卷一*四梵行品)言、「善男子、慈者卽是一切菩薩无上之道、道卽是慈、慈卽如來。善男子、慈者卽是諸佛世尊无量境界、无量境界卽是慈也。當知、是慈卽是如來。」[文] 第十五卷(南本卷一*五梵行品)言、「見諸衆生從闇入闇、有諸衆生從闇入明、有諸Ⅱ-0957衆生從明入闇、有諸衆生從明入明、是名爲見。」[文] 又(南本卷一*五梵行品)云、「世尊、夫道者非色非不色、不長不短、非高非下、非生非滅、非赤非白、非靑非黃、非有非无。云何如來說言可得菩提。涅槃亦復如是。佛言、如是如是。善男子、道有二種。一者常、二者无常。菩提之相亦有二種。一者常、二者无常。涅槃亦爾。外道道名爲无常。内道道者名之爲常。聲聞・縁覺所有菩提名爲无常。菩薩・諸佛所有菩提名之爲常。外解脫者名爲无常。内解脫者名之爲常。善男子、道與菩提及以涅槃、悉名爲常。一切衆生常爲无量煩惱所覆、无慧眼故不能得見。而諸衆生爲欲見修戒・定・慧、以修行故、見道・菩提及以涅槃、是名菩薩。得道・菩提・涅槃道之性相、實不生滅、以是義故不可投持。W乃至R道者雖无色像可見、稱量可知、而實有用。W乃至R如衆生心雖非是色、非長、非短、非麤、非細、非縛、非解、非見法而亦是有。」[文] 第十六卷(南本卷一*六梵行品)言、「迦葉W乃至R以偈頌而讚嘆佛。 Ⅱ-0958大慈愍衆生 故今我歸依 善拔衆毒箭 故稱大醫王 世醫所療治 雖差還復生 如來所治者 畢竟不復發 世尊甘露藥 以施諸衆生 衆生旣服已 不死亦不生 如來今爲我 演說大涅槃 衆生聞祕藏 卽得不生滅 則便得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當知、是人則是衆生眞善知識、非惡知識。是我弟子、非魔眷屬。是名菩薩非世間也。W乃至R或言、如來不聽比丘食十種肉。何等爲十。人・蛇・象・馬・驢・狗・師子・猪・狐・獼猴、其餘悉聽。或言、一切不聽。」W乃至R 第十七卷(南本卷一*七梵行品)言、「爾時王舍大城阿闍世王。其性弊惡善行殺戮。具口四惡、貪・恚・愚癡其心熾盛。W乃至R而爲眷屬貪著現世五欲樂故、父王无辜橫加逆害。因害父已心生悔熱。W乃至R心悔熱故徧體生瘡。其瘡臭穢不可附近。尋自念言、我今此身已受華報、地獄果報將近不遠。[乃至] ⊂一⊃大臣名日月稱  ⊂一⊃名富闌那 Ⅱ-0959⊂二⊃藏德      ⊂二⊃名末伽梨𤘽舍離子 ⊂三⊃有一臣名曰實德 ⊂三⊃名那闡邪毗羅肱子 ⊂四⊃有一臣名悉知義 ⊂四⊃名阿嗜多翅金欽婆羅 ⊂五⊃大臣名曰吉德  ⊂五⊃婆蘇仙 ⊂六⊃名尼犍陀若犍子 ⊂六⊃加羅鳩駄迦旃延」 第十八卷(南本卷一*八梵行品)言、「善男子、如我所言。爲阿闍世不入涅槃。如是密義、汝未能解。何以故。我言爲者一切凡夫、阿闍世王者普及一切造五逆者。又復爲者卽是一切有爲衆生。我終不爲无爲衆生而住於世。何以故。夫无爲者非衆生也。阿闍世者卽是具足煩惱等者。又復爲者卽是不見佛性衆生。若見佛性、我終不爲久住於世。何以故。見佛性者非衆生也。阿闍世者卽是一切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W乃至R又復爲者名爲佛性。阿闍世者名爲不生、世者名怨。以不生佛性故則煩惱怨生。煩惱怨生故不見佛性。以不生煩惱故則見佛性。以見佛性則得安住大般涅槃。是名不生。是Ⅱ-0960故名爲阿闍世。善男子、阿闍者名不生、不生者名涅槃、世名世法。爲者名不行。以世八法不所行故、无量无邊阿僧祇劫不入涅槃。是故我言爲阿闍世无量億劫不入涅槃。善男子、如來密語不可思議。佛・法・衆僧亦不可思議。菩薩摩訶薩亦不可思議。大涅槃經亦不可思議。爾時世尊大悲導師、爲阿闍世王入月愛三昧。入三昧已放大光明。其光淸涼、往照王身瘡卽愈。W乃至R王言、耆婆、彼天中天以何因縁放斯光明。耆婆答言、今是瑞相將爲大王。以王光言、世无良醫療治身心故放此光。光治王身。然後及心。王言、耆婆、如來世尊亦見念邪。耆婆答言、譬如一人而有七子、是七子中遇病、父母之心非不平等、然於病子心則偏重。大王、如來亦爾。於諸衆生非不平等、然於罪者心則偏重。於放逸者則生慈悲念。不放逸者心則放捨。何等名爲不放逸者。謂六住菩薩。大王、諸佛世尊於諸衆生、不觀種姓・老少中年・貧富・時節・日月星宿・上巧下賤・僮僕・婢使、唯觀衆生有善心者。若有善心則使慈念。大王當知、Ⅱ-0961是瑞相卽是如來入月愛三昧、所放光明。王卽問言、何等名爲月愛三昧。耆婆答言、譬如月光能令一切優鉢羅華開敷鮮明。月愛三昧亦復如是。能令衆生善心開敷、是故名爲月愛三昧。大王、譬如月光能令一切行路之人心生歡喜。月愛三昧亦復如是。能令修習涅槃道者心生歡喜、故復名月愛三昧。W乃至R爾時佛告諸大衆言、一切衆生爲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近因縁者、无先善友。何以故。阿闍世王者不隨順耆婆語者、來月七日必定命終墮阿鼻獄。是故近日、莫若善友。W乃至R佛言、大王、善哉善哉、我今知汝必能破壞衆生惡心。世尊、若我審不能破壞衆生諸惡心者、使我常在阿鼻地獄无量劫中爲諸衆生受苦惱、不以爲苦。爾時摩訶陀國无量人民、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以如是等无量人民發大心故、阿闍世王所有重罪卽得微薄。王及夫人、後宮釆女悉皆同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爾時阿闍世王語耆婆言、耆婆、我今未死已得天身。捨於短命而得長命、捨无常身而得常身。令諸衆生Ⅱ-0962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W乃至R諸佛弟子、說是語已、卽W乃至R以偈頌而讚嘆言、W乃至R 諸佛常輭語 爲衆故說麤 麤語及輭言 皆歸第一義 是故我今者 歸依於世尊 如來語一味 猶如大海水 是名第一諦 故无无義言 如來今所說 種種无量法 男女大小聞 同獲第一義 无因亦无果 无生亦无滅 名是大涅槃 聞者破諸果 如來爲一切 常作慈父母 當知諸衆生 皆是如來子 世尊大慈悲 爲衆修苦行 如人著鬼魅 狂亂多所爲 我今得見佛 所得三業善 願以此功德 廻向无上道 我今所供養 佛・法及衆僧 願以此功德 三寶常在世 我今所當獲 種種諸功德 願以此破壞 衆生四種魔W乃至R 爾時、世尊讚阿闍世王、善哉善哉、若有人能發菩提心、當知、是人則爲莊嚴諸佛大衆。大王、汝昔已於毗婆尸佛、初發阿耨多羅三Ⅱ-0963藐三菩提心。從是已來至我出世、於其中間未曾復墮地獄受苦。大王當知、菩提之心乃有如是无量果報。大王、從今已往常當勤修菩提之心。何以故。從是因縁當得消滅无量惡故。」W乃至R 第卅四(南本卷三*四迦葉品)言、「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一切衆生皆從煩惱而得果報。言煩惱者、所謂惡世從惡煩惱所生煩惱亦名爲惡。如是煩惱。則有二種。一因、二果。因惡故果惡、果惡故子惡。如縱婆果其子苦故、華・菓・莖・葉一切苦。猶如毒樹其子毒故、菓亦毒。因亦衆生、果亦衆生。因亦煩惱、果亦煩惱。煩惱因果卽是衆生、衆生卽是煩惱因果。」[文] 第四卷(南本卷四*四相品)言、「善男子、從今日始不聽聲聞弟子食肉。若受檀越信施之時、應觀、是食如子肉想。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云何如來不聽食肉。善男子、夫食肉者斷大慈種。迦葉又言如來、何故先聽比丘食三種淨肉。迦葉、是三種淨肉隨事漸制。W乃至R善男子、不應同彼尼犍所見。如來所制一切禁戒、各有異意意故、聽食三種淨Ⅱ-0964肉。異想故斷十種肉。異想故一切悉斷。及自死者。迦葉、我從今日制諸弟子、不得復食一切肉也。」[文] 第五卷(南本卷五*四相品)言、「善男子、世間瘡疣凡有二種。一者可治、二者不可治。凡可治者醫則能治、不可治者則不能治。W乃至R閻浮提因縁生有二。一者有信、二者無信。有信之人則名可治。何以故。定得涅槃、无瘡疣故。是故我說治閻浮提諸衆生已。无信之人名一闡提、一闡提者名不可治。除一闡提餘悉治已。是故涅槃名无瘡疣。W乃至R迦葉、譬如醍醐其性淸淨、如來亦爾。非因父母和合而生。其性淸淨。所以、示現有父母者、爲欲化度諸衆生故。眞解脫者卽是如來。如來解脫无二无別。譬如春月下諸種子、得暖潤氣尋便出生。W乃至R又解脫者名无上上。W乃至R无上上者卽眞解脫。眞解脫者卽是如來。W乃至R如來者卽是涅槃。涅槃者卽是无盡。无盡者卽是佛性。佛性者卽是決定。決定者卽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W乃至R畢竟樂者卽是涅槃。涅槃者卽眞解脫。眞解脫卽是如來。」[文] Ⅱ-0965第六卷(南本卷六*四依品)言、「迦葉復白佛言、世尊、如是經典正法滅時、正戒毀時、非法增長時、无如法衆生時、誰能聽受奉持讀誦、令其通利、供養恭敬書寫解說。唯願如來、哀愍衆生分別廣說令諸菩薩聞已。受持、持已卽得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爾時、佛讚迦葉、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善能問如是義。善男子、若有衆生於煕連河沙諸如來所發菩提心、乃能於是惡世受持如是經典、不生誹謗。善男子、若有衆生於一恆河沙諸佛世尊所發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惡世中不謗是法、愛樂是經典、不能爲人分別廣說。善男子、若有衆生於二恆河沙諸如來所發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惡世中不謗是法、正解信樂受持讀誦、亦復不能爲人廣說。若有衆生於三恆河沙諸如來所發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惡世中不謗是法、受持讀誦書寫經卷、雖爲他說、未解深義。若有衆生於四恆河沙諸如來所發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惡世中不謗是法、受持讀誦書寫經卷、爲他廣說十六分中一分之義。雖復演說亦不具足。若有衆Ⅱ-0966生於五恆河沙諸如來所發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惡世中不謗是法、受持讀誦書寫經卷、爲人廣說十六分中八分之義。若有衆生於六恆河沙諸如來所發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惡世中不謗是法、受持讀誦書寫經卷、爲他廣說十六分中十二分義。若有衆生於七恆河沙諸如來所發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惡世中不謗是法、受持讀誦書寫經卷、爲他廣說十六分中十四分義。若有衆生於八恆河沙諸如來所發菩提心、然後、乃能於惡世中不謗是法、受持讀誦書寫經卷、亦勸他人令得書寫、自能聽受、復勸他人令得聽受讀誦通利、擁護堅持。憐愍世間諸衆生故供養是經、亦勸他人令其供養恭敬尊重讀誦禮拜、亦復如是具足能解盡其義味。所謂如來常住不變、畢竟安樂。廣說衆生悉有佛性。善知如來所有法藏、供養如是諸佛等已、建立如是无上正法、受持擁護。若有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當知、是人未來之世必能建立如是正法、受持擁護。是故汝今不應不知未來世中護法之人。何以故。Ⅱ-0967是發心者、於未來世必能護持无上正法。W乃至R有知法者、若老若少、故應供養恭敬禮拜、猶如事大婆羅門等。有知法者、若老若少、故應供養恭敬禮拜、亦如諸天奉事帝釋。W乃至R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善哉善哉、如來所說眞實不虛。我當頂受。譬如金剛珍寶異物。如佛所說。是諸比丘當依四法。何等爲四。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如是四法應當證知非四種人。佛言、善男子、依法者如來、卽是大般涅槃。一切佛法卽是法性。是法者卽是如來。是故如常常不變。W乃至R不依人者、卽是聲聞。法性者卽是如來。聲聞者卽是有爲。如來者卽是常住。有爲者卽是无常。W乃至R善男子、是名定義。依義不依語者、義者名曰覺了。覺了義者名不羸劣。不羸劣者名曰滿足。滿足義者名曰如來常住不變。如來常住不變義者、卽是法常。法常義者、卽是僧常。是名依義不依語也。W乃至R依智不依識者、所言智者卽是如來。若有聲聞、不能善知如來功德、如是之識不應依止。W乃至R依了義經不依不了Ⅱ-0968義經者、不了義經者謂聲聞乘、聞佛如來深密藏處悉生疑怪、不知是藏出大智淨、猶如嬰兒无所別知、是則名爲不了義也。了義者名爲菩薩眞實智慧。隨其自心无㝵大智、猶如大人无所不知、是名了義。W乃至R不應依聲聞乘。大乘之法則應依止。何以故。如來爲欲度衆生故、以方便力說於大乘。是故應依、是名了義。如是四依應當證知。復次依義者、義者質直、質直者名曰光明。光明者名不羸劣。」W乃至R 周昭王廿五年癸丑七月十五日  □…□耶胎時 同廿六年甲寅四月八日     誕生時 同卌四年壬申二月八日     出家時W十九歲R 周穆王四年癸未三月十五日   成道時W或說三十五成道R 同年八月八日         轉法輪時 同王五十三年壬申二月十五日  涅槃時 Ⅱ-0969或人夢 或人夢。隱岐院の大上天皇にてわたらせおはしましゝとき、大宮を上に御幸ありとみまいらせ候ほどに、きたの方より下りに、よき車にのりたる人の、すだれあげて御幸にまいりあはせたまふをみまいらすれば、聖覺法印御房にておはしましけるなり。いかに御幸にはまいりあはせおはしますやらむとおもふほどに、大上天皇の御車をおさえて法印御房をおがみまいらせて、宣旨にいはく、釋迦如來のおはしますなりとて、おがみまいらせよとて、おがみまいらせさせおはします。わがみも人も釋尊のおはしますにこそとて、みなおがみまいらせ候とみて覺了。 Ⅱ-0970聖覺法印表白文 法然上人之御前而、隆信右京大夫入道W法名戒心R、親盛大和入道W法名見佛R、爲上人之御報恩謝德修御佛事、御導師法印聖覺表白詞曰、 「夫根有利鈍者敎有漸頓、機有奢促者行有難易。當知、聖道諸門漸敎也、又難行也。淨土一宗者頓敎也、又易行也。所謂眞言・止觀之行、猿猴情難學、三論・法相之敎、牛羊眼易迷。然至我宗者、彌陀本願定行因於十念、善導料簡決器量於三心。雖非利智精進專念實易勤、雖非多聞廣學信力何不備。況論滅罪之功力消五逆於稱名之十聲、談生善之德用極十地於順次之一生。依之濁世之凡夫橫截五趣之昏衢、末代之愚士竪極九品之階級。然我大師聖人爲釋尊之使者弘念佛之一門、爲善導之再誕勸稱名之一行。專修專念之行自此漸弘、無間無餘之勤在今始知。然則破Ⅱ-0971戒罪根之輩加肩入往生之道、下智淺才之類振臂赴淨土之門。誠知、无明長夜之大燈炬也、何悲智眼闇。生死大海之大船筏也、豈煩業障重。爰法主、幸依上人化導大信彼佛本願、淨土往生敢不殘疑、彌陀來迎只專憑者歟。豈圖悠悠生死以今生爲最後、漫漫流轉以此身爲際限。倩思敎授恩德、實等彌陀悲願者歟。粉骨可報之、摧身可謝之。依之報恩齋會修於眼前、値遇願念萌於心中。願彌陀如來・善導和尙、鑑信心垂哀愍、大師上人、同學等侶、照懇志致隨喜。自他同往生極樂界、師弟共奉仕彌陀佛。蓮華初開之時先悟今日之縁、引接結縁之夕必導今日之衆。」 Ⅱ-0972御念佛之間用意聖覺返事 依但馬親王令旨聖覺法印御報狀云 承久三年十二月十九日也 「御念佛之間御用意者、一切功德善根之中念佛最上候。雖十惡・五逆、罪障全不爲其障、雖一稱十念之力、決定可令往生之由、眞實堅固御信受可候也。聊猶豫之儀努力努力不可候。或障身懈怠不淨、或恐心散亂妄念、於往生極樂成不定之思、極僻事候、可背佛意也。 重謹言、 御念佛事日日御所作、更不可被障不淨候。念佛本意只常念爲要候。不簡行住坐臥、時處諸縁候也。但每月一日者、殊御精進潔齋御念佛事可候也。其外日日御所作者、御手水許可候也。以此旨可令披露給候。恐々謹言。 十二月十九日法印聖覺」 Ⅱ-0973安居院法印御入滅年文曆二年W乙未R 三月六日 御年七十一